上古动物可不止恐龙的,或许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尝到当年的味道。啥味道呢?也许……就是做只鸭的味道吧。
我们都知道鸟是由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来,那最早的那只可以称之为“鸟”的生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关于鸟的起源实在是一个超级复杂的问题,各种假说提出后经常被光速打脸,所以我们先不去深究这只最早的鸟出现的具体时间,只给它一个明确的下限——然而这也已经足够“上古”了。
譬如这只维加鸟,它的化石是在南极洲的维加岛被发现。2005 年,当这一化石首次公开发表的时候,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体型和解剖结构,非常接近于鸭子、大鹅这些雁形目的鸟类,或者干脆说,就是它们的近亲,可是它生活的时代,却是6600 万至 6800 万年前,那是恐龙依旧存在的晚白垩纪。
所以说,真正鸟类出现的时间下限,是在 6600 万年前,这个算不算“上古”呢?而且从亲缘上说,它很像鸭。
接受了这个前提,我们来讨论一下维加鸟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生物的体态可以直接通过化石证据来推测,是古生物最容易还原的特质,而皮肤的形态就需要通过较为不常见的“印模化石”来推测了(就是粘土把表皮的图样拓印了下来)。至于它的味道如何,由于古生物不大容易把软组织保存下来(除了永久冻土里的猛犸,不过那个确实称不上“上古”),这个问题似乎无从下手。不过不要忘了,鸟类其实是个遗传多样性比较低的类群,我们可以在现代的鸟类中找到和它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由此来推测出维加鸟可能的味道。
在这里要先科普一个知识点,食物的风味主要是由其挥发性呈味物质决定的,这些风味物质来源于烹调过程中蛋白质、脂肪酸、核酸等的分解,其中脂肪酸分解的产物多为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感受下限很低,它本身的含量又比较高,所以决定食物风味最主要的成分是它的脂肪(一个侧面的印证就是假的羊肉、牛肉通常是用鸭肉、猪肉和羊、牛的脂肪做出来的)。关于这一点小伙伴们可以参考我很久之前的一篇文章:
伯伯的花房子:鸡年说鸡:科学家让你更懂鸡汤
如果觉得下面这一段不大好理解,可以跳过直接看结论哈。
==========机理讨论============
来看这样一个研究的结果:
解释一下这个表格里脂肪酸那一栏下面内容的含义,Cm:n 代表了这个脂肪酸有 m 个碳原子,有 n 个双键。含有双键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的脂肪酸就是饱和脂肪酸。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鸡、鸭、鹅来说,它们脂肪酸的组成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
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饱和脂肪酸的两倍;
2)不饱和脂肪酸中,C18:2(亚油酸)的含量比较高;
3)饱和脂肪酸中 C16:0(棕榈酸)远高于 C18:0(硬脂酸)。
作为比较,我们来看一下羊肉的脂肪酸含量:
很显然,在羊肉中,
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于饱和脂肪酸;
2)不饱和脂肪酸中,C18:2(亚油酸)的含量很低;
3)饱和脂肪酸中 C16:0(棕榈酸)低于 C18:0(硬脂酸)。
所以说,对于鸡鸭鹅来说,这三条共同的特征可以将它们和其他的肉类区分开来。
插播一条生物分类的科普,鸡在分类上属于鸡型目,鸭、鹅属于雁形目,它们同在一个鸡雁小纲的分类之下。也就是说,这种脂肪酸组成的特征,很可能是鸡雁小纲鸟类共有的——并非现代的鸭、鹅出现的特征,而是在鸡、雁分开演化之前就具有了。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维加鸟,在分类上处在雁形目的平行进化支上,和雁形目同属于齿雁类(Odontoanserae)。维加鸟与雁形目分开演化,甚至晚于鸡、雁分开演化,这样看来,维加鸟也很可能有这样的脂肪酸组成特征。(之前这里把维加鸟说成雁形目早期类型,抱歉确实是我糊涂了)
==========机理讨论结束==========
这样我们得到一个比较可能为真的结论:维加鸟的脂肪酸组成类似于鸭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棕榈酸含量高于硬脂酸,让维加鸟的油脂容易融化,沁入皮肉,同时亚油酸分解产生的二烯醛带来禽肉特有的酽香。
所以想象一下你在白垩纪的小溪边捉了只维加鸟,最好填肥了烤着吃,酥脆的表皮沁满了醇厚的油脂,蘸一点蜂蜜放进嘴里(虽然标准的吃法是蘸白糖,不过甘蔗在白垩纪是否存在还不知道,可是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亿年前的蜜蜂琥珀,蜂蜜和维加鸟同食,我看可行),不由得感叹,能够品尝的历史,6600 万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