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至今也有不同解释,我梳理了一下几家的观点,如下:
1. “有”是个音节。这样,“有”可与后面的一个字,凑成双音节词。这个观点最早是由高邮王引之先生(1766-1834)提出的,他在《经传释词》中解释:有,語助也。一字不成词,則加“有” 字以配之。(我觉得王引之的这个观点很有问题:汉语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双音节成词的趋势,比如古汉语的『虎,桃,河,发』在现代汉语中会说『老虎,桃子,黄河,头发』。王引之以现代汉语特性来解释上古汉语,有点错乱。但是我们不能强求古人。)
2. “有”是词头。王力(1980)先生持这种看法,他认为“有”是个词头(前缀),不可单独使用,必须冠在其他词的前面,比如《左传》中的“有帝”,《尚书》中的“有众”。这有点儿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阿“,如”阿公”“阿姨”“阿 Q”“阿庆嫂”等。
3. “有”是指示代词。李宇明(1982)认为,“有”作为指示代词,可以将其后的普通名词,定指为专有名词(类似于英语中的 the: the USA, the UN, the Philippines)。他认为,“有”和“之”在上古音、形都相似,可能是同源。“之”可以做指示代词,“有”应该也可以。 二者上古字形大概都是这样“㞢”;上古音,我查了一下高本汉、许思莱、白一平&沙加尔的拟音:
4. “有”是动词。黄奇逸(1981)认为,“有”就是动词,表示存在,与“無”相对。“周”是“肥沃的土地”,那“有周”就是指一个有肥沃的土地的国家。“有熊”就是一个有很多熊的国家。
5. “有”是形容词。黃永堂(1984) 认为“有”如同“高阳氏”“高辛氏”中的“高”,意指“大”。“有熊”就是“大熊“部落,”有虞“就是”大虞“部落,”有巢氏“就是“住在大巢的部落”。.
6. “有”是名词。秦建明&張懋鎔(1985)认为,“有”同“或” “域”,而这两字又是“國”的古字形。一个例子就是,《诗经·玄鸟》有“奄有九有”一句,“韩诗”中写作“九域”。郑玄注“域,有也”。另一个例子来自段注,里面就收录了前人的一些训释:《攷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
这二人又进一步解释,先秦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心词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结构,比如“妇好”就是“好妇”,“邱商”就是现在的“商丘”。所以,“有夏”就是“國夏”,就是“夏國”;“有周”就是“國周”,就是“周國”。
下图是“有”“或”“域”“國”四个字的上古拟音:
最后,给大家看几张韓國碑刻和古籍照片:
1. 黃奇逸. 古國、族名前的「有」字新解. 中國語文. 1981(1).
2. 黃永堂. 古代國、族名前的「有」訓「大」說[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0): 142-146.
3. 李宇明. 所謂名詞詞頭「有」新議[J].中州學刊, 1982(03): 105-106.
4. 秦建明&張懋鎔. 也談古國名前的「有」字[J].中國語文: 1985(4).
5. 王力. 漢語史稿[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0: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