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夏纪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过一次波及广泛的大洪水的证据已经找到。
在 2020 年第二期《南方文物》上,魏继印研究员发表了论文《新砦文化时期的大洪水与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对证据进行了罗列和分析,我在此搬运如下: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此前的考古成果,目前我们可以确认的、与历史对应的王朝应当是早商,具体地说是以郑州二里岗商城、偃师尸乡沟商城为主干的二里岗文化;
在二里岗文化之前,在中原地区占有统治地位、已经出现跨区域控制力的是以偃师二里头古城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在第四期晚段被二里岗文化取代,在这个进程中已经发现暴力遗存——荥阳大师姑古城的二里头文化城墙被平毁,在废墟上新建了二里岗文化城墙。所以,学界一般认为,二里头文化对应中国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中晚期;
在二里头古城崛起之前,二里头文化的前身应当来自新密的新砦遗址,以新砦遗址命名的“新砦期”文化是王湾三期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产物。
所以,假如我们要探寻是否存在“夏代早期的大洪水”,我们可以考察夏初纪年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以二里头、新砦为主的区域是否存在大洪水。
根据《新密新砦 1999-2000 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第九章提到:
报告第九章,从沉积学、孢粉、氧碳同位素、有机组分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新砦遗址第一期时,气候温和较干燥,为生长有稀疏松属和落叶阔叶树的暖温带蒿属草原环境,没有发现洪水的迹象;在第二期早段时气候开始变湿,河流水量增大,造成决口,发现有决口扇,在决口扇堆积下部的沉积物中发现有大量小型砂体和较大的砾石;到第二期晚段时,气候更加湿润,河流决口泛滥的规模扩大,在附近形成大片的水域,决口扇沉积物中出现较多的大型沙坡,说明当时决口扇上泛滥河道水深流急,发生了大洪水;第三期时,气候又转向温和干燥,出现生长有稀落叶阔叶树的暖温带草原环境,河流水量减少,阶地上大片水域逐步消失。
可见,在新砦文化第二期,确实发生了一场影响较大的洪水,那么这场洪水是大面积泛滥还是只在小部分区域发生呢?
在二里头古城的考古中,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发现,在距今约 4000~3800 年的地层中出现了大量洪水遗迹,在二里头文化层下方、龙山文化层上方,发现了一层细砂、黏土土层,这是洪水覆盖洛阳盆地的证据。
根据陶器器形进行分析,二里头遗址与新砦遗址出现大洪水的时间基本一致,为距今约 4000~3800 年前。二里头遗址与新砦遗址虽然直线距离只有约 70 公里,但是二里头在嵩山西北、新砦在嵩山东南,中间隔着一座嵩山,在同样的时间都被洪水影响到,而在焦作、郑州一带同样可以找到这场洪水造成的沉积,可见这场洪水确实在中原地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新密新砦》的报告,这场洪水从新砦二期早段持续到新砦二期晚段,持续时间很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超大自然灾害。
那么,这场洪水将对文化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发现,这场洪水大体是沿着黄河分布的,也就是说,在洛阳一带出现的洪水,不可能不影响到下游地势更低的豫东地区。
此时的豫东地区是造律台文化的影响范围,而造律台文化在一些学者看来,是帝舜所属的有虞氏创造的考古学文化。
非常有趣的是,在洪水发生的前后时间,新砦遗存中的造律台文化因素突然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律台文化的影响还有更加强烈之势。
也就是说,东方靠近黄河下游的造律台文化先民很可能为了躲避洪水,向着地势更高的上游地区迁徙,在嵩山地区与当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共同形成了新砦期文化。从考古所见,这种融合主要以和平交流为主,并没有太强的暴力色彩。
而在洪水退去之后,二里头所在的伊洛平原由于水平面下降露出地面,此时,大量居民开始迁往伊洛平原,以二里头古城为核心的众多聚落在新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洪水带来的肥沃沉积物让这里成为了一片肥沃良田,新砦居民在水退后开始在这里耕种、发展,或许这就是大洪水和夏王朝真正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