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只是诸多药包材料之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羊毛、斜纹布、涤纶都用做发射药(软)包制作。
丝绸拿来包裹一些火爆的东西是古已有之的,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
当然,后来越来越火爆了以致盛极而衰,被尼龙等人造纤维取代...
言归正传....
发射药包的材料基本上有以下要求:
足够的强度
耐磨损
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发射药反应
燃烧后产物少且不阴燃
结构较疏松利于击发时火花传导
丝绸很好的满足以上需要。
丝绸药包一般是生丝,生丝的强度和耐磨性都很好,而且最重要的是生丝燃烧后的残留很少(就身管内的环境而言几乎就没有),火器开闩降温后不易阴燃。
在使用非金属药筒分装药发射的身管火炮上,比如这种:
少残留,不阴燃是关乎性命的。
此类火炮,尤其是早期火炮会使用纸、布袋装发射药发射,射击完成后,炮膛内会残留仍在燃烧的残渣,会在装填时引爆发射药,导致炮组集体升天。所以此类火炮装填后需要用沾水湿布清理炮膛(上面那哥们儿手上的黑布套就有开闩后擦拭炮膛的用途,我们有有理由相信那曾经是块白布...)
而丝绸燃烧剩余本身就少,阴燃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当然还是擦一擦放心...)
另一方面,更少的残留也有助于保护身管,提高火炮寿命。
丝绸燃烧后即使是剩余的少数固体残留,颗粒也很细碎(或者我们可以描述为...灰?毕竟它生前也很丝滑不是...),对炮管的磨损伤害也更小。
所以昂贵的大口径火炮上,使用较贵的丝绸药包尤其普遍,比如舰炮(当然小口径使用丝绸药包也不少,毕竟比起炮弹来说算不上几个钱,注意,咱们这里说的不是那种煮好加工完毕拿来做旗袍的丝绸啊....):
顺便,这种药包也是有底火的:
底部的红色部分就是缝制进去的起爆药,可以看这张 12 寸舰炮药包结构,留意顶部的小药包:
当然,大家如果好好学初中物理的话,应该还记得“丝绸摩擦玻璃棒产生静电”对吧?
所以把药包推进炮膛的时候,速度要慢,不然就会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