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与看戏,性质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现在的小说版白鹿原,小孩子看的话需躲着大人偷偷读,但是电视剧版的,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陪着爸妈一起看了。这个比喻虽不十分恰当,但意思大致如此。
在红楼梦里,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杂书,虽然词藻优美清丽,但书里面确实也有些不可言说的描写。以现代眼光来看,也比较露骨,可算得上是小黄书了。更有男女私定终身等风月情节,涉嫌会误导那些还不懂事的哥儿姐儿们,不符诗礼之家的规范。
所以,那些年轻的公子小姐们,自然是不可以看了。
不但不能看,类似有风月私情的说书,也不可以听。
五十四回中元宵晚宴时,说书的女先儿要给大家说全本的“凤求鸾”,就是一般俗套的才子佳人故事,也被贾母制止,上演了一出“掰谎记”:
“……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一般的才子佳人书,听都不可以,看,自然就更不会被允许了。
而看戏是不一样了。
从书到戏剧,自然是要经过改编的,内容合适与否已经选删。如此,书里那些有伤风化,或不宜让少爷小姐们看到的情节和戏词,在编排时,就都被一一剔除了。
况且,在大户人家里唱戏都是演折子戏,只是全本戏里的一出或一折,不可能整本演出。可以参考红楼梦书里所有与戏曲相关的情节,唱戏都是某本戏的一出或一折,从没演出过整本,那些过于露骨的片段也不可能出现。
特别是贾家自家的戏班子,不仅是要给贵妃娘娘唱戏的,也要供自家人娱乐。所以更要经过精挑细选,只会选些特别有名特别受欢迎的戏折子,进行编排演练。
后面,宝琴的系列怀古诗里,因涉西厢记与牡丹亭这两首诗,宝钗试图替宝琴遮掩时,黛玉却拦道:
“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由此也更加说明了,戏为什么可以看可以听,而书确实是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