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即便是三国时代,统治者都曾成功将户籍人口的十分之一转化成士兵,说明制约大多数古代和近代国家军队规模的其实并不是人力,而是财力。而 16 世纪的西班牙,因为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财政实力滚雪球般暴增,结果西班牙军队连数量上都一度在欧洲占据压倒优势。
直到再征服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西班牙确实都算不上非常富裕的国家,卡斯蒂利亚 - 阿拉贡在当时只有一支约 2 万人的陆军,仅为法国的一半。但之后西班牙就开始了一系列急速扩张的过程,先是 1503 年贡萨洛 - 科尔多瓦以少胜多,率 1 万西军击溃了 2 万法军,使阿拉贡在南意大利争夺战中获得胜利,首先吞并了那不勒斯王国(这里除了贡萨洛改革火枪 - 长矛战术的军事能力之外,也有一系列客观因素,比如说阿拉贡在西西里晚祷之后(1302 年)就已经占领了这个岛国,到意大利的补给线远远短于法军,结果使劳师远征的法军爆发疫病)。
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入主西班牙之后,逐渐带来了大批哈布斯堡家族当时联姻继承的领地,比如荷兰、佛兰德斯、米兰,这些都是当时欧洲最富庶、工商业最发达的地盘。尤其是查理五世退位、哈布斯堡分家后,统治中心从尼德兰转移到马德里,西班牙政治实力达到了空前高度,但也造成了尼德兰人不满,最终荷兰起义爆发使得西班牙陷入泥潭。

同期,科尔特斯、皮萨罗又接连征服阿兹特克和印加,1540 年代墨西哥萨卡特卡斯银矿、秘鲁波托西银矿开业后,美洲银产量一度占到世界六七成(没记错的话)。有种说法说“因为过多金银流向欧洲导致通货膨胀,使得西班牙盛极而衰”,我个人认为不然,因为欧洲通货膨胀其它欧洲国家也一样要比以往花钱更多,短时期内直接储备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优势反而更突出了。
1550 年代查理五世退位,将西班牙给儿子,奥地利给弟弟,家产大多分给西班牙,这个时候的西班牙海外领地有西西里、那不勒斯、米兰、尼德兰、佛兰德斯、勃艮第一部(弗朗什 - 孔泰),整个拉丁美洲殖民地,此外还有奥地利这个同宗盟友。虽然西班牙本土人口远不及法国,但是加上这些海外领土的收入(后来还一度兼并了葡萄牙),财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法国。同时,欧洲银行业的发展使得西班牙政府不断大量借入公债,而且还多次借新债还旧债,进一步提升了其财政极限。
按照乔弗里 - 帕克《军事革命》的说法,1550 年年代光是西班牙陆军士兵的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 15 万人(当然,是分散在帝国各地,从未完全集中到一起过),而法国变动不大,西班牙军的规模已达到了法军的 3 倍,加上西班牙大方阵本身就有质量优势,形成了质变,1557 年在圣昆廷之战中西班牙仅损失几百人就彻底击溃了 2 万多法军(当时总兵力 5 万)。再加上 1571 年奥斯曼海军在勒潘陀被联合舰队击败,于是这两战象征着西班牙登上威望的巅峰。

也正因为强大到极点,所以 16 世纪后期开始,腓力二世把战线铺得太广,短时期内同时与荷兰义军、英国海军、法国胡格诺派军队、奥斯曼海军等势力多线交战,战争打打停停持续 50 多年,即便是西班牙这等财力也不堪重负,多次宣布国家破产。随后西班牙又加入了盟友奥地利的三十年战争。这时候法国开始了黎塞留改革,重商主义的成功使得白银开始大量流入巴黎,法国也逐渐开始拥有与西班牙一拼的财力。
三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军队总数达到 30 万人,法国也达到 15 万人(同样据帕克),但因为法国休养生息的更久,所以补充力更强,但西班牙也没有轻易认输,经过长达 24 年的苦战(1635-1659),光是法军伤亡就累积 20 多万之后,法国才终于迫使西班牙求和。西班牙割让给法国的土地很少,更重要的和平条款其实还是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公主为妻,使得法国获得了联统西班牙的机会,并且最终得以实现了。
1700 年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入主西班牙之后,西班牙确实逐渐开始丧失政治上的一流地位,更多是法国的附庸国,但是在军事上仍然是一大强国,虽然欧洲飞地大多因为王位继承战争失去了,但是美洲还在,使得西班牙仍然能保有一支 50+ 艘风帆战列舰的海军,与法国加起来纸面实力高于皇家海军。直到工业革命逐渐运转,英国开始一波造舰高峰,海军实力才完全甩开法、西独步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