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搞笑)


说说万历皇帝吧,这个争议性极大的人物。本篇内容主要摘选自南炳文《辑校万历起居注》以及实录。

作者的提问是皇帝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先不着急,我从万历元年开始说。

万历元年正月壬午,朔,上御皇极殿,受天下朝贺、免宣表文;
三日甲申,上御皇极殿,太常寺奏,孟春时享太庙;
五日丙戌,上谕内阁:“初七日开日讲,谕卿等知之“;
...........

因为《万历起居注》是按照每个月每天来记录的,所以内容比较多,我用表格的形式来展示吧,那会万历皇帝登基时才是 10 岁,起居注中凡是内阁或者某大臣的奏疏记录,统统归类为开会,当日无记录的统统归类为休息,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休息,只是原文没有记录这天干了啥而已,后文会说道其实万历皇帝每天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明明白白的。。。我也很好奇为啥起居注记载的不是那么详细。

开讲读忘了改成参加日讲了,比较懒,就酱吧~

万历元年是癸酉年,正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这个月的记录只能到这里。

这一个月当中,皇帝“休息”了 9 天时间,其余的时间不是在出席朝会,就是由大臣们陪同的学习,或者“处理”内阁大臣的奏章;

我们往下看:

打错字了,通知礼部暂停选送奶妈

本月休息了 10 天,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开会或者出席朝会;

这个月“休息”了 15 天,而且十岁天子竟然向政府索要更多的黄白蜡,不简单,期待大佬科普这个细节。

起居注上面没有记载具体事宜的日子,虽然我个人归类为“休息”,实际上万历这个苦逼的娃,压根是么得休息。

说到这个经筵,简单提下:

正统初年开始定经筵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经验进讲的规定,即每个月初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这三天开。后来张居正进一步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将经筵一年分为两期举行,是“春讲”和“秋讲”,每期三个月左右,春讲从二月开始,秋讲从八月开始,每个月三次,每个月初二、十二、二十二三天于文华殿开讲。

开经筵被视为朝廷盛事,内外瞩目。好玩的是,每次经筵结束,皇帝还要让光禄寺准备宴席款待大臣(据说很难吃),时不时会给大臣们赏赐衣服、酒水、布匹材料、膳食等。

万历皇帝的私人定制版教辅材啊,说多了都是泪~

经筵参与的大臣数量太多,场面极度严肃,皇帝也学习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张居正非常重视日讲这种小范围的授课形式,而对于皇帝来说,这日子过得就十分辛苦了,大小班结合的学习生涯啊!但是大臣们以参加经筵和充日讲官为莫大的荣耀,在皇帝面前装逼,那是何等的舒爽?!

徐显卿宦迹图局部,描绘万历登极时初开经筵,这样的学习氛围压力大么?

根据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谢贵安先生的研究,从隆庆六年八月八十八日,万历皇帝第一次参加日讲以来,到万历十七年最后一次日讲记录截止,这位皇帝参加经筵的次数是 99 次,日讲是 601 次,共计 700 多次。

其中张居正在世时(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前),举行的经筵是 72 次,日讲是 551 次,共 623 次;分别占到全部经筵的 73%,全部日讲的 92%,所有经筵日讲的 89%。

张居正甚至还为年幼的皇帝开发了大量教辅材:

第一,有精装插图版教辅材《帝鉴图说》,安排讲官马自强等人,将古代帝王 81 件可以学习的事,和 36 件引以为戒的事,编成一书,配上插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导皇帝;

第二,有《职官书屏》,张居正伙同吏部尚书张瀚、兵部尚书谭纶等人制造了御屏一座,上面绘制了天下疆域图,左右两边各自贴着府部以下,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姓名,籍贯和出身资格等内容,以便皇帝了解各地情况;

第三,有《大宝箴注解》,就是一本字帖,结果万历皇帝相当的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张居正:MMP;

第四,选编一批奏章,让皇帝阅读,学习裁决政务的方法;

第五,选编明初历代帝王的宝训、实录,找其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分类编辑,让皇帝做阅读理解;

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张居正也跟随着调整了教学内容,不断贴近治国的行政实际,让万历皇帝在阅读奏章等文献中培养出执政能力。

我个人认为张居正虽然是个权臣,但是绝对的做到了顾命大臣,首辅大学士,高级打工仔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努力践行着:致君尧舜上的目标,越来越注意到皇帝道德的培养,和实际治国能力的培养。

而且这家伙还在年底把皇帝的教材再整理一遍,装订成册,让皇帝不时的阅读和复习。。。。。。

所以,起居注上面没有记载的日子,估计都是在学习吧。

一句话,他是真的想万历皇帝做一个好皇帝。

起居注的记载可能还有些遗漏,因为根据辅臣张居正的要求,皇帝是三天上朝,七天学习滴。为此张居正还整了一个《日讲仪注八条》:

每日讲读《大学》、《尚书》。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各随进讲。毕,即退。(语文课)
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咨问,乞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政治课,学习处理奏章)
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语言及书法课)
近午初时,进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历史课)
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一对一 VIP 小课堂)
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寡,工夫不致间断。(书法课)
每日定于日出时请皇上早膳,毕,出御讲读。午膳毕,还宫。(用餐规定)
查得先明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日若遇风雨,传旨暂免。(请假规定)

而且只要万历皇帝认真听讲,用心学习,按照要求履行,张居正就大夸特夸,人君圣明啊之类的,一旦不好好学习,或者不用心听讲,背诵全文搞不定,那可就是另一种待遇了。张居正丫立马变脸予以训斥,甚至还要给他老娘皇太后打小报告,皇太后(太后书法很好)知道了以后,体罚不是闹着玩的。

身边的太监头子冯保(擅长书法,能够弹琴)也爱打小报告,搞得小皇帝不敢逾越一丝一毫,我想那么小的年龄,究竟是个怎样的煎熬过程啊。张居正这厮不停地给皇帝灌鸡汤,圣明之君是啥样啥样的,明天子是咋治咋治的,哎。天不亮就要起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啊~

不过这样高强度地狱式的童年高压学习下,万历皇帝的底子还是蛮好的,基本功扎实。

我们来看万历皇帝写的一首湿(《咏月诗》):

团圆一轮月,清光何皎洁?

惟有圣人心,可以喻澄彻。

而且书法水平据说还不错,张居正等人拍马屁称颂御笔“遒劲飞动,有鸾翔凤翥之形,究其精微,穷其墨妙,一点一画,动以古人为法,锋颖所落,奇秀天成”。夸完之后,大臣们又集体怼了皇帝一次,书法终究是小道,治国才是大道云云,拼命灌入鸡汤。

据说这是万历皇帝的御批

万历皇帝本身也比较聪明,根据记载:

自四岁已能读书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 25,隆庆六年十月戊辰;

万历十六年二月,经筵结束后,问申时行:唐代的魏征怎么样?

申时行回答说:“魏征敢进谏,是贤能的大臣”。

万历皇帝不以为然,说:“魏征一开始侍奉李密,再侍奉李建成,最后才做了唐太宗的大臣,多次忘掉自己的主公而去侍奉仇敌,一定不是什么贤能的人”。

申时行表示,行行行,你说的都对。

万历七年三月,神宗想敕封皇后的父亲做伯爵,但是害怕大臣们反对,因为身边的学习资料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就让他找到了正德二年外戚夏儒被封为庆阳伯,嘉靖二年外戚陈万言被封为泰和伯的事例,然后拿给内阁大臣们看,张居正马上写了一篇鸡汤文想反对,重申非军功不授爵的惯例。

但是万历表示:呵呵,我已经在书山文海的锻炼下,身经百战了。

这侧面说明,万历皇帝通过长期恐怖的魔鬼式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一些政治运作的原则。就算是个小白,被人这么长时间的教导,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国家,还有那么多的案例可供参考,多少也能吃上猪肉了吧。

好了,其实说的很多,概括一下就是万历亲政前的日子过得是相当的凄惨压抑,以至于某些时候,我本人都十分理解他这么怠政。

之所以万历皇帝能把大臣玩的团团转,天天做宅男,也能 HOLD 住大臣们,与他爷爷嘉靖皇帝那种天生的老银币不同,这位皇帝纯粹是学习而来的。

over!

国内都有哪些有特色的古塔?(中国有特色的塔)
上一篇
tmp文件怎么删除 tmp文件可以删除吗(所有的tmp文件都能删除吗)
下一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