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在早期,很多都是诸侯王出于自己的利益主动的行为,后期在让刘备的祖先「酎金失侯」之后,推恩令一度名存实亡。谈不上是无解的阳谋。
这个问题其实本质上和武侠小说是一样,总觉得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使一个「巧劲」就能解决的,只是人之前没有发现,发现了之后就非常轻松的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实,这个因果是反着的。推恩令本来就不是汉武帝首先提出来的:
分国推恩封王之子弟为列侯,决于主父偃,而始于贾谊。
汉文帝时期就提出来的老政策了,文帝也就是听一听,根本没有实行的条件,[1]后来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的中央政府已经拥有了无以伦比的权威,所以推行下去了。如果真的是了不得的「阳谋」,那汉文帝直接一颁布,吴楚都分成很多小国家了,哪还有七国之乱呢?
如果推恩令这么好用,汉献帝推一下曹操就是了,把魏国一分为三,曹丕、曹植和曹彰一个人一份;唐昭宗推一下藩镇,这些武将很多都挺能生的,分两代,每个节度使估计就管一个小县城了。
推得动吗?推得动才怪。
在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主意削藩的时候,诸侯王已经是任汉朝政府鱼肉了。当时齐王因为得罪了主父偃,主父偃就给汉武帝说齐王的坏话。
乃从容言:“吕太后时齐欲反,吴楚时孝王几为乱。今闻齐王与其姊乱。”
然后汉武帝就拜主父偃为齐国的相国。这个时候相国名义上是国王的下属,其实更类似于监国。于是主父偃到了齐国之后就开始兴大狱:
於是天子乃拜主父偃为齐相,且正其事。主父偃既至齐,乃急治王後宫宦者为王通於姊翁主所者,令其辞证皆引王。
让这些后宫的仆从都指证齐王乱伦。齐王年少,又怕自己真的被抓起来,于是仰药自尽。齐王无后,齐国的土地也不再分封,归汉朝直属。
王年少,惧大罪为吏所执诛,乃饮药自杀。绝无後……齐厉王立五年死,毋後,国入于汉。
这就是当时诸侯国的政治生态,诸侯王唯唯诺诺,生怕得罪中央派过来的傅和相,[2]甚至会因为恐惧而自杀。西汉的这种对诸侯王的严厉管束,一直到汉末都是存在的。汉哀帝时期,诸侯国的大臣对国王完全就是监视犯人的态度,所谓:
宫殿之里,毛厘过失,亡不暴陈
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王的选择是有限的:一来中央势力大,王位继承都需要经过中央的承认,这样旁系的子孙也可以觊觎自己嫡子的位子;二来如果自己得罪了皇帝,封国就会直接被除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主动执行推恩令,反而是一个好事情。把自己的国家分成几个,乃至于十几个小国,就算得罪皇帝,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得罪皇帝,这样好歹自己的子孙至少有那么几个能有封国流传下来;而这对于皇帝来说也是求之不得,因为国小则力弱,自保还来不及,根本不会对朝廷造成威胁。
所以早期的削藩,是诸侯主动的居多。诸侯还可以自己选择封地,报请中央首肯就可以了。像鲁国:
鲁共王分鲁西宁乡,以封子节侯,别属大河
推恩令其实是对诸侯有利而自保的手段,并不是中央政府「利用人性」坑了诸侯一把。
但是在「酎金失侯」之后,诸侯王就不再这么做了。
酎金就是祭祀太庙时候,王侯助祭的金子。
当时是齐国国相卜式上书请击南越,汉武帝特意布告天下,希望能有更多人响应,然而列侯完全无视。于是汉武帝震怒,授意少府「严加审核」列侯上交的金子。最终有 106 个诸侯因此而失去爵位。
106 人啊,诸侯王费尽心思,想通过主动执行推恩令,来让自己子孙享国绵长的这么点特权,一日之内,全部都废成了庶人,化为乌有。像城阳国,早期积极执行推恩令,推了 34 个侯,这一次就夺了 19 个。[3]
到了这一步,诸侯王觉得再也没有主动委屈自己的必要了,自元朔二年到元鼎五年,15 年间主动推恩分封 150 多位,而自元鼎五年到武帝驾崩,25 年间,壮年的诸侯王在活着的时候推恩分封的列侯仅有 7 位。君视臣如草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皇帝既然不尊重诸侯王的努力和忍让,诸侯王也没有必要给皇帝这个面子。
打不过还是打不过,但是非暴力不合作还是能做到的。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出来,推恩令根本不是什么无解的高明策略,只是能够满足各方面利益博弈的一种默契而已,而当皇帝毁约,默契幻灭之后,诸侯王也就不稀罕继续装下去了。
诸侯不配合了,推恩令推行一度停滞。而到了汉宣帝和汉元帝时代,汉朝朝廷发明了新的方式,那就是自己来。武帝驾崩之后的推恩,几乎有一半来自于王位更迭之际,而非壮年诸侯王的主动分封。老王新死,嗣王地位不明,面临其他兄弟夺位的威胁,这时候如果有人暗示——把自己的兄弟分封出去,就能顺利嗣位,这个交易做不做呢?
宣帝之后的这个方法,其实和唐朝后期对待藩镇是神似的,只是更加强势。唐朝后期对待藩镇,也是故意扣着节钺不给,让节度留后更加依赖于唐廷的承认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从而对唐廷更加恭顺;而汉朝中央的实力显然远远大于晚唐,所以执行的更加彻底——总之都是在地方政权势力更迭,没有主心骨的时候介入,来谋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