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昨晚给女儿讲崤山之战的时候,女儿问起为什么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不姓百?
孟明视不跟老爸姓,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整理了一下春秋时期人物姓名的特征。
也更好全面地了解春秋战国的故事。
实际上,百里奚不姓百,孟明视不姓孟,再举几个例子:孔子不姓孔,屈原不姓屈,扁鹊更不姓扁。
01 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姓、氏、名、字。
在母系社会,一个母亲所生的孩子都是同姓。“姓”=“女”“生”,意思就是女人生的子女,代表了一种家族血缘关系。上古八大姓,都从“女”旁,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女性始祖传下的氏族人群。
上古八姓
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姞、姚
二说:姬、姜、姒、姚、嬴、妘、妫、妊
《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除了音译,那时的名字来源有很多含义。
02 氏之来源
◇诸侯以受封国名为氏(如重耳:晋文公,为晋氏)
◇以封地为氏(如百里奚:为百里氏)
◇以官职为氏,官职(司马、仓、乐正、符等)为姓氏
◇以“技”为氏(如陶 巫等)
◇以所居住为氏(如东门 南宫)
◇以祖先字号之类为氏(如孔子)
◇特殊情况,周围蛮夷各国的人比如说“夫差”、“要离”这些人。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吴、越都属于百越,是越人,他们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践、夫差、阖闾之类的名字,自然是音译的,没什么实际意义。
03 春秋战国人物代表姓名列表
在先秦时代,人的姓、氏、名、字等等都要区分开来,在不同场合使用。
男子称氏,氏在名前:
女子称姓,姓在名后:
所以百里奚不姓百,姓姜,孟明视也不姓孟,跟他父亲同姓姜。
再举例细说:
孔子姓“子”、氏为“孔”、名“丘”,字“仲尼”,所以又叫“孔丘”“孔仲尼”。在古代“子”是一种对成年的男性的尊称,“姓名 + 子”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某某老师”。(像孟子,孔子,庄子,老子,墨子,荀子,孙子,韩非子都是这个意思)
屈原姓“芈”、氏为“屈”、名“正则”、字“原”,所以又叫“屈正则”“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扁鹊姓“姬”、氏为“秦”、名“越人”,所以又叫“秦越人”。扁鹊得名于其当时居所蓬鹊山,也是当时一种尊称。
商鞅姓“姬”、氏为“公孙”、名“鞅”,所以又叫“公孙鞅”。他是卫国国君后代,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周王朝分封天下,其中大多数都分给了自己的亲戚,比如:鲁,晋,郑,卫,虞,吴,燕都是姬姓,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儿子,所以他姓姬,同时,他是国君庶子,以这种贵胄身份为氏,所以叫做公孙鞅,他是卫国人,以母国为氏,也叫卫鞅,后来在秦国被封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以封地为氏,又叫商鞅。
---------2023/11/23 新增各著名诸侯国姓
04 姓氏走向
战国时姓氏概念逐渐模糊,到秦灭六国,结束了分封制度,姓与氏就合一了。
西汉时已经消失的非常彻底;通谓之姓,姓即氏、氏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