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有一定程度的视力,一些种类也有小的眼睛。
所有主要的棘皮动物群体都具有接收光线的能力,具备不同类型的光感受器(从非色素性皮肤光感受器到正常的成像眼睛)。
海蛇尾、海百合没有视觉器官,但海胆在背面具有眼点,一些穴居海参在每个触手的基部也有眼点。在棘冠海星 Acanthaster planci 的眼睛中发现了多种视蛋白,在棘皮动物中,海胆纲和海蛇尾纲具有相当广泛分布的真皮感光细胞,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眼睛;然而,大多数种类的小行星海星都拥有真正的眼睛(Asteroidea, the starfish, possess true eyes and studying),海星在上皮中有感光细胞,并且在它们的手臂尖端有简单的眼点;结构简单,不能感知很多细节,只能感知光线的明暗。海星的眼睛很小,只有大约半毫米宽,由几百个集光单元组成,位于每个手臂上一个管足的末端。它们是复眼,在结构上类似于扇贝的眼睛,为无晶状体小眼,直径通常为 20-40μm;根据物种的不同,成年标本每只眼睛有 50-300 个小眼,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眼睛可以提供 8-17 度范围内的空间分辨率,其峰值灵敏度在 470nm 左右的光谱的深蓝色部分。
海星以外的棘皮动物运用皮肤光感受器。研究最好的皮肤光感受器之一是 brittlestar 属海蛇尾;在海胆中发现了另一个真皮光感受器系统,在许多海胆的生殖板(眼板)上有一些感光斑点,被认为支持图像形成视觉。
海蛇尾也是同样。一种栖息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珊瑚礁中的海蛇尾具有十分突出的眼外视觉,拓展了动物界的视觉界限。
这种名为 Ophiocoma wendtii 的红色海蛇尾是已知能够在没有眼睛的情况下“看”到东西的第二种生物。这种能力称为眼外视力。另一种具有眼外视力的生物是海胆。这种异乎寻常的能力要归功于覆盖其全身的感光细胞和色素细胞,色素细胞在一天当中移动,帮助其发生显著的颜色改变,从白天的深红褐色变成夜间的条纹米色。
这种海蛇尾生活在明亮而复杂的环境中,处于被珊瑚礁鱼类捕食的高度威胁之下。它在白天隐藏,在夜间出来吃碎屑。它的感光细胞在白天被色素细胞包围,缩小了被探测到的光的范围,从而使每一个感光细胞都像计算机图像的像素,当与其他像素结合时,就会生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当夜间色素细胞收缩时,视觉系统不工作。
海蛇尾平时生活在黑色的缝隙里,当海蛇尾看到相同亮度的灰色墙壁和黑色白色相间条纹墙壁时,它们会选择向黑色条纹移动,因为那里更接近于平时生活的岩石缝隙,证明这种皮肤光感受器不是简单地检测亮度与黑暗,而是确实能成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