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准确的说是一个词,透露了武松“血溅鸳鸯楼”这个故事很可能在宋代就已经有了。
《水浒传》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中有这么一句话——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虽然是句大白话,但就我看过的、11 种现代出版的版本,在断句时一共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方式。
例 1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人民文学社本、中华书局名家点评本
例 2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人民文学社 1954 年版
例 3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崇文书局全传本、岳麓书社金批本、上海书店补证本、上海古籍金批本
例 4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上海古籍李卓吾评本、商务印书馆无障碍读本
例 5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人民出版社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日本无穷会藏本》
例 6
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中央编译社校注本
抛开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这六种断法其实是三种,最大的分歧在于:
“食次”两字要不要点断?
如果不分开,应归入上句,还是下句?
看上去,支持断开的居多,例 3 和例 4 合计有六种版本。
但偏偏都错了。
《汉语大词典》在“食次”词条下,恰好引了《水浒》的这句话作为释例,断句方式同例 5。
《近代汉语大词典》同样有“食次”词条,注为“菜肴”。
以“食次”指“食物、菜肴”,是非常典型的宋代语言,广泛见于宋人的各种笔记、史料、小说。
除了两本词典中所举的例子外,再补充一些——
大抵酒肆除官库、子库、脚店之外,其余谓之“拍户”,兼卖诸般下酒,食次随意索唤。
《梦梁录》卷十六“酒肆”
或少忤客意,及食次少迟,则主人随逐去之。
《武林旧事》卷六“酒楼”
秣陵令中山刘沼,梁天监三年,为建康监。
与门生作食次,灶里得一龟,长尺许。
《太平广记》卷一一八
此外,《武林旧事》卷九中,记载了清河郡王张俊有一次宴请宋高宗的排场,提到秦桧父子的菜单时,名为“备办外官食次”。
“食次”这种用法到了明代就基本消失(这也导致今天很多古籍的校注者都不熟悉其含义,误把两字断开)。
偶尔有人用,也主要是对宋代作品的模仿或改编。
比如两本词典都举了明代邵璨《香囊记》卷十的一个例子,但这部传奇剧写的正是两宋之间的故事。
再比如《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的《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其中有“即时教安排酒樽食垒,暖汤撩锅,办几件食次”的句子,不过这篇小说已被认定是冯梦龙从宋话本改编的。
“食次”这个词《水浒传》中仅仅在武松故事中出现了一次。
这似乎表明,它恐怕不是作者对宋代语言的有意模仿,毕竟小说的其它部分没有这么写,而应该是作者改写了流传下来的、已有的宋人作品。
也就是说,武松在张都监府里这段故事,很可能在宋代时已经定型,是话本《武行者》中的一部分,交待了他如何成为一名“行者”的原因。
再回过头来看上面把“食次”没有断开的五种版本,其中三种放在下一句,两种归入上一句。
这两种可能都对。
例 1 和例 2 中,人文社和中华书局都放在下一句,这是把“食次”理解成了“进餐之时”。
意为:“在吃饭的时候,张都监和武松说了一些闲话”。
这样也能成立。
相关例证也有——
上批付韩缜等:“闻萧禧今日见罢归馆,意甚不乐。来日会食次,卿等可且以欢和接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大历二年,释法照游衡州云峰寺,堂食次,钵中忽五色云现,云中有寺。
《淳熙三山志》
而例 5 和例 6,就是把“食次”按“食物”来处理:“吃了一两套酒食后,张都监和武松说了一些闲话。”
尽管人文社和中华书局的版本比较权威,但从我个人角度,还是更倾向例 5 和例 6 的做法(包括《汉语大词典》),认为应把“食次”理解为“食物”。
原因有二。
如果按例 1、例 2 的断法,前一句就变成了“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缺省了宾语,感觉话没说完(虽然也不是不行)。
另外,在稍晚刊行的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容与堂本中,“食次”两字被改写为“饮馔”,明显就是“食物”的意思。
大概因为“食次”这种说法实在太老了,明代的出版商觉得,还是改成大家更熟悉的语言比较好。
2024.2.1
另一个关于武松的回答:疾病的隐喻——
水浒传为什么给武松安排一个比较狼狈的出场方式,一个蜷缩烤火的避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