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虽然不能保证全部昆虫,但截止到本回答发布,至少一种昆虫被学界记录有玩耍行为——欧洲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 [1]
动物学家早在十九世纪就记载了动物的玩耍行为,但直到今天,有关玩耍的研究基本都局限在大脑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中,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很难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玩耍,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解剖和行为上与我们大相径庭的物种。作为理顺这团乱麻的尝试,动物学家 Gordon M. Burghardt 总结出了玩耍行为应当具备的五要素[2]:
- 玩耍不会带来任何直接的生存或繁殖上的帮助
- 玩耍是自愿、自发的行为,并且不能与食物等奖励相关联
- 玩耍在形式上与觅食、交配等功能性行为不同
- 玩耍重复但不单调,这将它与偶然事件及刻板行为区分开
- 玩耍发生在动物放松时,压力大时的无意义行为不是玩耍
“熊蜂会玩耍”这个发现最初只是无心插柳,当时研究人员想训练熊蜂像上图那样将球作为简单工具使用,让它们学会像我们投硬币进自动售货机里那样把小球滚到球洞里获取奖励
但在实验间期,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些熊蜂主动来到角落里,去滚动被遗弃的小球,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测试:一个“熊蜂乐园”
实验中,45 只熊蜂在实验中一共被记录到 910 次滚球动作。单个熊蜂在一天中滚球 1 到 44 次,在整个实验期间滚球 1 到 117 次。大多数熊蜂 (37/45) 在觅食区进食后至少会滚球一天,有 29 只熊蜂在进食后滚球 2 天。每只熊蜂滚球的频率和时长在实验中有一个先快速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此外,年轻的熊蜂滚球的频率多于年老的熊蜂,雄性熊蜂滚球也是比工蜂更积极
这是一个一目了然的实验,所以我们这就进入对实验结果的讨论:熊蜂滚球是玩耍吗?
滚球是否满足了熊蜂的什么物质需求?在自然界,如果看见了花,熊蜂一般会立马飞过去,并且不再理会那些不提供花蜜花粉的花朵。但即使在找到饲喂区提供的食物后,熊蜂依然会在路过木球时抱着它滚几个来回。这样看来,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直接效用
滚球是自发的行为吗?熊蜂从巢穴到饲喂区的路上很容易就能躲开木球,但它们还是不厌其烦地把这些球推来滚去;在可滚动球区活动的熊蜂明显多于固定球区,这暗示了对于熊蜂,滚动球有着超越固定球的某种吸引力。为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研究人员安排了另一项实验:
测试的结果很明显:虽然看不到室内的情况,熊蜂们都偏向进入训练时装有木球的黄色过渡室。在这样的联想学习中,过渡室的颜色就是摇铃声,因为与木球关联而有了意义;而木球则是巴甫洛夫给狗的那块肉——它本身就是意义。所以,滚球应当是熊蜂的自发行为
熊蜂滚球是什么本能行为的延伸吗?比如觅食、清除杂物、御敌或是交配?可在滚球的过程中,从来没有熊蜂像访花时那样伸出舌头般的口器去舔舐球体表面,也没有翻出蛰针去蛰刺它;雄性也没有翻出外生殖器去尝试与之交配的迹象,这就可以排除觅食、御敌和交配的可能;熊蜂们在远离蜂巢的场地上滚球,而且旁边直通饲喂区的小道上也没有障碍,但它们哪怕把球滚到碰壁,滚到角落里了都仍然在不厌其烦地滚球,所以也不像是清理杂物
熊蜂滚球是刻板行为吗?刻板行为是一类看似无用且反复出现的行为。在那些空间小丰容差的动物园里可能会看到动物在笼子里来回踱步,就连步数和落脚点都没有变化,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行为。然而每只熊蜂无论是滚球的频率、时长、路程都与同伴有很大差异,发生的时刻也是无规律的,也就是说,滚球不满足刻板行为的标准
熊蜂滚球会是因为某种压力吗?轻微的压力可能会驱使动物玩耍以减轻压力,但严重的压力会让动物终止玩耍,并导致与玩耍无关的刻板行为。这一回,实验出现了一点瑕疵:科学家并没有设立一个经历着压力的对照组,他们只是让实验场地能尽量不让熊蜂感到压力:宽敞明亮的空间、整洁稳定的环境以及充足的食物,食物补给还是通过软管在不打开实验场地惊扰熊蜂的前提下实现的——总之就是营造一个至少在科学家看来,为熊蜂免去一切纷扰的乌托邦
综上,熊蜂滚球的行为满足了玩耍的五要素,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评价体系里,人们认为熊蜂滚球是一种玩耍行为
那么,既然是玩耍,就暗示着熊蜂从中获得了乐趣,也就是说,熊蜂有着哪怕是最基本的,体验乐趣的能力——它们可能有着内心世界
熊蜂滚球是种游戏,这一事实肯定了题主的问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谜题:首先,滚球对于熊蜂是种很不自然的行为,在野外从来没有人记录过。为什么我们在自然环境下没有观察到它们玩耍?
另一个问题是,熊蜂是昆虫中的特例吗?其他昆虫乃至其他节肢类也会玩耍吗?自膜翅目的蜂蚁们刺破了刻板印象的重重阴霾后,我们再也不能忽视节肢动物,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群体的行为多样性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智慧,请看:
蜂群与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