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巴胺、三聚氰胺、组胺的胺不读ān;而读作àn?
自 19 世纪中叶西方化学传入中国以来,中文化学名词长期存在的混乱状况。有鉴于此,1932 年 8 月,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化学讨论会,化学译名是讨论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徐寿(无机命名、元素周期表)、虞和钦(有机命名)等各位前辈化学家的方法基础上,郑贞文主导的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拟订了《化学命名原则》,明确提出“取字应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不重象形”。
《化学命名原则》于 1932 年 11 月由教育部公布,1933 年由国立编译馆出版。从此,中国化学界开始使用统一的化学名词,虽然中国化学会后面顺应化学发展更新了数次版本,但 1932 版的绝大部分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氮气(N2):空气中冲淡氧气的气体,所以偏旁为气,读音取淡,改氵为 气, 读作 dàn。
氨气(NH3):氮的氢化物,英文名 ammonia,取字氨以谐声为主,nia 为平声,所以读作ān。
铵根(NH4 +):具有类似 Na+,K+ 等金属阳离子的特点,所以偏旁为钅;英文名 ammonium ,[ə'məʊniəm]最后 nium 为第三声,所以读作ǎn。类似的 ROR'醚接受一个 H+,O 带正电荷,英文名 Oxonium,叫做氧正离子或者氧鎓离子,鎓,就是金旁表示阳离子,[ɒk'soʊnjəm]翁表示读音əm(过去取字为钅羊,读作 yǎng,2017 年后弃用《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2017》)
氨基(-NH2):NH3 去掉一个 H,-NH2 叫氨基(类似 CH4 甲烷去掉一个 H 得到 CH3- 叫甲基),英文名 amino-,比如大家最熟悉的α-amino acid α- 氨基酸。
有机胺(R-NH2):天然存在的胺多是从肉类腐化得到,比如活鱼的体内有的氧化三甲胺是没什么臭味的,但在鱼死后经微生物分解就会形成三甲胺(鱼腥味)、二甲胺甚至甲胺和氨气(氨气也是臭的,夏天公共厕所的臭味来源)。
而臭鱼的成分主要是硫化氢(浙江有渔民被臭鱼熏到昏迷,H2S 是主要原因)、氨气、甲硫醇、腐肉胺(1,4- 丁二胺)、尸胺(1,5- 戊二胺)、吲哚、四氢吡咯、六氢吡啶等。所以,胺,取肉(月)旁,寓意肉腐变臭,英文名 amine,[ə'min]为第四声,所以读作àn。
类似的,磷(P)的氢化物 PH3,蒜臭而剧毒,取字膦,读作 lìn;砷(As)的氢化物 AsH3, 蒜臭而剧毒,取字胂,读作 shèn。
我们人类,如食用蛋白质、大蒜、豆类等食品过多,则会产生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3- 甲基吲哚)等恶臭物质,这样的屁就奇臭难闻。
吲哚(indole)、哌啶(pyperidine)、吡啶(pyridine)、吡咯(pyrole)、呋喃(furan)、噻吩(thiophene)等杂化化合物的命名,则更有意思,口字旁取意嘴杂,口就表示有杂原子的意思,后面秀才看字念半边,如 indole['ɪndoʊl],读吲哚(引朵)。
所以,熟悉了这套化学命名原则,就很容易记住,并十分钦佩徐寿、虞和钦、郑贞文等这些文学功底深厚的中国化学译名奠基人。而如果不熟悉化学命名原则,总会觉得化学书里有好多生僻字。知乎有过专门的圆桌讨论:
为什么化学命名中的生僻字那么多?
多巴胺算是有机化学里最出圈的化合物之一,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了。
如何看待「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
提及爱情、快乐多有提及多巴胺;影视剧、文字帖子、自媒体作品以及老师的课堂里(特别是有机或者生化老师),都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比如:
严肃的科学研究,也十分青睐多巴胺。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化博士辛迪·奈克斯,曾经调查并测试 37 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生活的 5000 对夫妇,得出结论——脑垂体分泌的「后叶催产素」能够让我们产生依恋,信赖别人,变得开放,获得安全感的感受;大脑还要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产生愉悦感,用于奖励你接触对方。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18 至 30 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男女相识、约会、结合和生子。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差不读两年时间后,双方都不会再有接触就心跳及冒汗的情况。之后,男女要么分手,要么让爱变成习惯。
2021 年 1 月 20 日,美国 Scripps 研究所的 Ronald Davis 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Dopamine-based mechanism for transient forgetting(基于多巴胺的短暂遗忘机制)的研究论文。多巴胺神经元激活了果蝇大脑记忆加工中心(称为蘑菇体)的神经元延伸的轴突上称为 DAMB 的多巴胺受体,可引导短暂性遗忘。
这或许解释了“恋爱脑”的现象,恋爱中大量多巴胺的分泌,短暂抑制了一些记忆,让一些原本的常识判断变得模糊,当这段恋爱关系结束(可以是分手,也可以是婚姻),多巴胺分泌减少,这些被短暂抑制的记忆逐渐清晰,理智重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