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更新:
重写了沸石的在农业的应用效果部分,因为以前的版本容易引起误解。
增加”3.4 应用沸石的局限性“
增加”金坷垃“专题链接,感谢新浪微博@ 5U5 虑 提供链接。
-------------------------------- 更新分割线 --------------------------------------
4-29 更新:
到底有没有“金坷垃”?
突然好多知友们提出“金坷垃”来改良土壤,到底“金坷垃”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流行,有没有真的“金坷垃”?我来随便聊聊,博君一笑。
1. “金坷垃”现象是怎么回事?
大约在 2007 年,有一个叫“金坷垃”化肥添加剂的广告突然出现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台。他们的广告效果夸张,广告词朗朗上口,广告内容滑稽有趣,迅速成为了网民吐槽的热点;后来一些有才的网民根据金坷垃的广告来制作了一些恶搞视频,这在当时非常流行。最后由于广告过于夸大了使用效果,被有关部门叫停。
他们的经典广告词有[
金坷垃_百度百科
]:
非洲农业不发达,必须要有金坷垃!
肥料掺了金坷垃,一袋能顶两袋撒!
肥料掺了金坷垃,不流失,不蒸发,零浪费!
肥料掺了金坷垃,小麦亩产一千八!
以下是当时一些广告原版视频和恶搞视频,感兴趣的可以猛戳链接:
金坷垃原版广告 老外打架
史上最无敌最内涵版的金坷垃广告
【神曲】金坷垃电磁炮版
金坷垃 美日非 K 歌金曲 CD
金坷垃打电话 Telephone
(恶搞视频太多了,如果还想看,请点击
金坷垃 - 搜索结果
。)
2.“金坷垃”到底是什么?
“金坷垃”其实是一种化肥添加剂。在农业生产领域,化肥能够快速有效地给作物生产提供营养,但是也存在着养分流失,污染环境等负面影响。考虑到粮食安全,化肥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或缺的,于是科研人员就在研究如何添加一些物质来减少负面影响。
由于篇幅限制(作者太懒),这里就不再展开,有想继续了解的请猛戳下方链接。
肥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特点
3)究竟有没有“金坷垃”?
讲到这里,有些人会问,到底有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像“金坷垃”一样,增加肥料效力、减少肥料流失、增加作物产量并减缓环境污染?答案是有滴——沸石(zeolite).
3.1 定义:
天然沸石是一类分布很广的硅酸盐类矿物。由通过共用氧连结在一起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三维格架组成,三价铝取代四价硅产生的过剩负电荷由一价或二价的金属阳离子,通常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阳离子所平衡。
[
天然沸石_百度百科
]
3.2 沸石简介
沸石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http://www.sssj.org/ejssnt/
]。在微观尺度上,形成沸石的各个元素会组成一个类似于笼子(Cage)的结构,并且携带一定负电荷。由于负电荷的存在,沸石会吸附一些阳离子,例如钠离子(Na+), 钾离子(K+),铵根离子(NH4+), 汞离子(Hg2+),铜离子(Cu2+)等等。这些吸附作用(Adsorption)就是沸石发挥作用的基础。

3.3 沸石的工作原理介绍
美国施肥大部分是尿素,主要成分是 NH4+。如果施用过多,植物无法吸收利用,NH4+ 就会经过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转化成 NO3-(Nitrate ). NO3- 极易溶于水,经常随着农业排水进入湖泊河流中,污染收纳水体水质。(请参考以前回答中的氮循环示意图,帮助理解。)
如果农民使用了金坷垃,哦不,是沸石(zeolite), 土壤对 NH4+ 的吸附大大增强。换言之,如果作物无法快速吸收 NH4+,多余的 NH4+ 会受到负电荷的吸引,进入沸石的 cage 中,安稳下来。等到土壤中 NH4+ 浓度降低,沸石又会释放 NH4+ 供作物吸收。
因此,沸石的作用有两个:
a. 吸附多余的 NH4+,防止转换成 NO3- 流失掉;
b. 在 NH4+ 浓度降低,释放 NH4+ 供作物生长。
于是,沸石既能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又能增加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化肥流失与环境污染,足以匹配“金坷垃”的称号! LOL.
3.4 应用沸石的局限性
伊朗有人研究表明,沸石大约能提高 40%到 65%的氮肥利用效率,但是达不到“金坷垃”广告的宣传效果,即“一袋顶两袋撒”和“亩产一千八‘的效果,原因有二:
a. 沸石吸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增加化肥的施用量,可能超过沸石的吸附能力,仍然会造成化肥流失。
b. 作物的产量是多个因素的影响的结果,例如日照、水分、气温等等,不能仅凭一个因素下结论。
3.5 总结
“金坷垃”广告中的效果在近期内是无法达到的,的确涉及到虚假宣传。
沸石能够发挥“金坷垃”所宣传的效果,但是不能匹配他们宣传的有效程度。
End.
----------------------------------------------- 更新分割线 -------------------------------------------------------------
如何在缺乏营养元素的土地中快速增加或者保持土壤营养元素(以氮 N 为例)
作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元素为 C、H、O、N、P、K 六大元素,其中作物的 C 源可以为二氧化碳、H 和 O 源可以为水或者氧气,所以作物生长的限制性元素基本为 NPK,这也是农业施肥的目的。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作物生长必须的,暂不讨论。
所以题主问题可以转化为:
如何在缺乏营养元素的土地中快速增加或者保持土壤营养元素(以氮 N 为例)。
(先占坑,回来慢慢分析国内外的施肥方法)
-------------------------------------------2014 年 3 月 21 日填坑 -------------------------------------------------------
1、氮循环示意图
想要了解如何增加氮含量,首先要研究氮在土壤中是如何循环的(如下图)。
最初成土母质形成土壤的过程中是没有氮素的,氮素的初始来源是固氮作用(N-fixation),包括根瘤菌和闪电固氮等等。等土壤中的氮素足够多时,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开始出现。
当生物排除废物或者死去后,它们的排泄物和残留物进入土壤,成为分解者(Decomposer)的能量来源。
分解者将有机氮转换为无机氮,主要存在形式为氨氮(NH4+)或者硝氮(NO3-)。
部分无机氮被植物或者微生物吸收,再次进入土壤氮循环。还有一部分经过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转化为气体(主要为 N2)逸散入大气中,通过固氮作用进入土壤氮循环。

(
File:Nitrogen Cycle.svg
)
2、施肥原理与方法介绍
如果限定为农田中,植物的范围缩小到农作物。从氮循环的角度出发,提高氮素含量的方法无非“开源节流”:增加土壤氮素的供给,或者减少氮素的消耗。
2.1 开源
增加农田氮素含量的方法有:施用化肥、 施用农家肥或绿肥、种植豆科作物、秸秆还田等等。
2.2 节流
除了必要的作物吸收外,其他形式的氮素消耗均视为流失,主要方法包括:低温地下施用液态尿素、添加土壤添加剂来吸附 NH4+(缓释肥)与控制排水等等。
2.3 分析
如果按照题主的要求,快速的增加氮素含量,最好的方法还是施用化肥。
化肥的生产原理为:
(见:
Haber process
)
这个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才能进行。
化肥的优点是效果快,直接施用无机氮,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缺点很多,在此不在赘述。
3 讨论
考虑到题主明确提出不考虑化肥,下文讨论一下较为快速、而且比较成熟地增加氮素含量的方法:
使用有机肥 + 轮作豆科植物 + 撂荒 = 增加(或保持)土壤肥力
其中有机肥的来源可以是牲畜排泄物,也可以是堆肥(Compost)。一般种植两季之后,轮作大豆等豆科植物。在必要时,也需要撂荒一季,使土壤能够缓慢恢复。 这也是美国部分地区保护土壤的方法。
4 实例
4.1 农田土地实例
下图为美国某农场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农田的土壤肥力非常好,表层土壤基本是黑色的,而且当季为撂荒,没有种植农作物。(至于为什么黑就肥力高,请联想东北黑土地。如果还不明白,先埋个坑。)

4.2 城市绿化土壤
在美国城市中,土壤表面往往铺上植物堆肥(Compost), 优点包括: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渗透性和孔隙度、防止杂草滋生、抑制飞尘等等。下图为工作人员正在铺设堆肥。

5 补充
第三部分中提出的方法虽然比较成熟、有效,但是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效果也比较慢。现在比较前沿的研究有:
- 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土壤固氮菌,开发超级细菌(Google);
- 设计和开发不同的土壤改良剂;
- 设计和改良施肥方法来减少氮素流失;
这些方法都在研究过程中,还没有大规模的实施,具体的效果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PS:
- 除了标注以外,本文的内容均为原创,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由于作者经验水平有限,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拒绝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