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在美国波士顿街头发生很有争议的事情。
一位叫肯尼·康利的年轻警官当时正在街头全力追捕逃跑的杀人嫌疑犯,可以说是心无旁骛。
可是等到追捕结束之后,大家却丝毫不关心嫌犯有没有被捕,反而康利自己成为了指控的对象。
原来在康利追逐嫌犯的同时,他的同事在殴打另一名嫌犯,也就是违规执法,而康利的追逐线路正好从旁边经过。
暴力执法的事情发生后,警方启动调查,康利被认为是现场的目击者,可是康利却矢口否认自己有看到任何异常的情况。
明明时间和线路都吻合,康利竟然说什么都没有看到,在所有人眼里这分明就是包庇,于是他被指控作伪证和妨碍司法。
康利真的撒谎了吗?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答案是肯定的,包括当时的陪审团,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很可能是我们大脑的机制在作祟。
这个案子里,康利有可能发生了“非注意盲”现象,字面意思,当你的视线非常专注于某一个任务时,可能会对完全忽略在旁观者眼里显而易见的信息。
这个事情是我在 BBC 纪录片《心智斗争》里看到的,为了验证所谓的“非注意盲”现象,也设计了一个类似的实验。
节目组让志愿者跑步追逐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不定时地用手比数字,志愿者要时刻注意并且记下来。
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跑步线路上,节目组还安排了三个群演在路边打架,距离只有五六米左右。
实验的结果让人很意外,有一半的志愿者在实验后表示没有看见任何异常的情况,在被问起是否看见打架时也都否认。
这是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大脑做出的一种优化机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非注意盲”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志愿者被要求在一段视频中数出传球的次数,带着问题去看这个视频就会忽略很多信息。
比如视频的背景变色了,突然有一个大猩猩打扮的人乱入了,传球的人突然少了一个,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部注意到这样的事情。
如果有,那多半是已经有所准备。
这种非注意盲其实离我们非常近,有很多近景魔术就是利用大脑的这个机制来掩盖一些小动作,最终实现令人惊讶的效果的。
今天推荐的这部《心智斗争》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揭露了我们大脑真正的运作状态,并且结果是很多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为了权威性,还找来了 200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给我们做讲解。
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两套系统,系统一可以快速做出决定,近乎于本能,而系统二就没有那么迅速,但是它会更为理性,考虑更多的事情。
举个最生活的例子,当你被问到 2 加 3 等于几时,你会立马说出等于 5,可是换做是 23 乘 17 就会卡壳了,有些心算好一些的人也能在几秒钟内给出答案,但肯定不如前者快。
在这个例子里,2 加 3 这种问题是我们生活中时常要面对的,我们的大脑也将这种简单的加减写进了系统一,而大数乘法则需要调动系统二,使用一个程序算法才能求得。
我们不知道的是,系统二的精力非常有限,常常会被其他事项侵占,比如我们在快走的同时很难进行严谨的思考,甚至没办法做很简单的算数。
节目里的小实验是这样的,快走的同时从 100 开始以固定的差值往下数,差是 4 的话就是:96,92,88……不相信的话你可以亲自尝试一下。
这个现象说明的问题是,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真正使用系统二,在生活中非理性的系统一才是主角。
心理学上有很多有意思的效应都和我们大脑的机制有关。
我们中国有成语“爱屋及乌”,在心理学里对应的称呼是“晕轮效应”,直白的理解就是当你主观上喜欢某样事物或人时,它或他就像会散发光芒一样,让人喜欢与它相关的一切。
当我们陷入“晕轮效应”时,其实还是系统一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它决定了喜欢与否这件事,而我们认为理性的系统二甚至会服务于系统一,为这种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卡尼曼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说希特勒喜欢孩子,也许会有很多人难以接受,即便他喜欢孩子与他作恶并无关系,人们也会不自主地想要证明希特勒喜欢孩子仅仅是他营造的一种假象。
人们往往不能够控制和区分我们何时使用了那一套系统做决策,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足够理性,实际上我们还是使用了快速简单系统一,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谬误和偏差。
很多人从不会承认自己购买的商品是不值得的,一定会想尽办法说服自己或他人它很好,这叫做“宜家效应”。
有些人在成功时总是归因为个人结果,而在失败时却总是归因于环境等客观因素,这叫做“正面效应”。
有些所谓的老顽固,总是固守于自己的只是体系,对新知识和新证据条件反射般地抵触和否定,这种人叫做“杠精”,现象叫做“塞麦尔维斯反射”。
还有一个特别常见,叫做“损失趋避”,这种现象很原始,甚至在我们的灵长类表亲身上也会出现。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员教会了猴子用硬币换水果吃,研究员一收一枚硬币给 3 颗葡萄,研究员二收一枚硬币给 1 颗葡萄。
那么猴子当然会选研究员一,但是如果我们加上一点变量,结果就会很有意思了。
现在研究员一在收到硬币后会拿走 1 颗葡萄,而实验员二会多给 1 颗葡萄,这样二者最终都会给 2 颗葡萄。
这种情况下,猴子的决策就发生了改变,它更倾向于找实验员二换葡萄。
可能这么讲这个实验不太好理解,那我换一个更加生活化的例子(不一定准确但方便理解),假如有甲乙两家网店卖一模一样的水果,由于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一些损坏,他们给出不同的方案。
甲店的单价便宜一些,也会告知运输会造成一些损坏;而乙店的单价贵一些,但是明确宣传会考虑损坏量来发货,以保证顾客收到的完好水果不少于购买数量。
就算在甲乙两家店花一样的钱能够买到完全一样质量和数量的水果,顾客会更愿意选择乙店,但两家店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乙店规避了“损失趋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甲并没有。
虽然结果上一样,但是我们大脑机制对损失的厌恶会左右我们理性的判断,就算甲店再便宜一些仍旧不会比乙店更有吸引力,这也是商家常用的套路,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