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七修类稿》里专门写过,从宋朝到明朝初期,生员都穿白衣。所谓生员,其实就是秀才。因此,那时候的秀才,也有个风雅的称号,谓之“白衣秀士”。宋代有人写了一首嘲讽诗,诗云:
圣驾临辟雍,诸生尽鞠躬,头乌身上白,米虫。
不要指出这首诗字数不对,因为它就是这么个字数,统共十七个字,谓之“十七字诗”,又叫“瘸腿诗”,按今天的话讲,还叫三句半。皇帝下基层视察,为了表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去看学校,诸生迎接皇帝,穿的就是白衣,由于中国人的头发都是黑色的,导致整个人看起来很像米虫。
米虫是这样的: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乡视察,大家紧锣密鼓地准备行头。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大帝驾到,生员给他下跪。
有的人很激动,都哭了。

朱元璋:

于是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将将白色更换成了玉色。尽管如此,民间穿着白衣的,依然不少。毕竟,身穿白衣,能给人一种干净、纯洁,没有勾心斗角,洗净铅华,超然物外,而又很会跳舞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