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 年太平军攻占南京,随后西政北伐并举,带头攻破南京城的天国总先锋林凤祥、李开芳两位点了两万两千人,兵不卸甲将不离鞍,出兵扫北,四月初十由浦口出发,五月初九攻占河南归德府,随后向西,扎营开封朱仙镇,五月十六派朱增发、严光道两人回天京送信,叙述北伐情况,这封信就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北伐报告》。
12 年底的时候我在北京头一次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顺手抄了一份,原文并不长,关系到原文格式问题,我放个整理之后的图片:

这封信并不是给天王洪秀全或者东王杨秀清的,而是给北王韦昌辉的,即“禀报后护又副军师北王六千岁千千岁殿下”,因为按着天国的制度,军务由北王执掌,各将帅报告北王,北王再转禀东王,东王核准之后再转奏天王取旨,分工明确,所以这信通篇没提东王,没啥问题。
天历癸好三年五月初九,太平军在归德城外跟清军作战,连踢三座营盘,随后一鼓作气拿下归德府城,斩杀清军三千余人,“得红粉贰万有余斤,铁炮无数”,红粉就是火药,太平军的北伐军大量装备火器,再加上他们习惯于用火药炸城墙,所以火药需求量非常大,第二天和清军在城外又打了一仗,“得红粉又有贰万余斤”,但是我说了,太平北伐军一共两万出头,这四万斤火药看着不少,实际上也就是人均两斤,远远不够。所以这么多的物资缴获并没有耽误他们正常行军,五月十二离开归德,行军七十里攻破杞县,五月十三行军七十里攻破睢州,五月十四行军九十里攻破陈留,五月十五行军四十五里进抵开封城下,但是如此重城肯定不是轻易能打的,所以又走了四十里,扎营朱仙镇(如此速度还能有战斗力基本上是红军以前的巅峰了)。
报告里说到了很多有趣的小事,比如从归德到开封,黄河沿途居然找不着渡船,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往西绕路,最后绕到洛阳巩县才找到了一些没有被清军销毁的小船,然后开始渡河,从五月二十四一直渡到五月三十,昼夜转运,居然愣是没有全军渡过去,而两岸的清军也是坐视他们源源不断的渡了七天的河,最终看南岸只剩千把人的时候才开始进攻。
第二个问题是太平军“自临怀至此,尽见坡麦”,从安徽临淮关渡淮河以来,各种麦田,但北伐军“粮料甚难”,你猜为啥?因为“未见一田”!没有种稻米的,所以从湖广打出来的太平军“各项俱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也是没辙没辙的。
第三个问题,太平军开始遇到北方的马队了,“兵将日日加增,尽见骑马骡者甚多”,但太平军却基本是纯步兵。而且由于孤军深入,“着人带文回朝数次,未知至否?”,多次送信都没有送到。
最后,林、李二位不愧是悍将,刀尖里滚出来的,很精神,没丢分,就这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没有军饷、没有后勤、没有马匹、火药不足、没有渡船、后方消息断绝、敌人越来越多的情况,这两位琢磨的居然是“过去黄河成功,方可回禀”,这儿信号不好我先撂了,回头过河黄河再给你们打电话说。
很可惜的是,这封信其实也没有送到天京,六月初六,朱增发走到扬州的时候被清朝江北大营钦差大臣琦善截获,这封信从衣襟夹层中搜出,随后交付给咸丰皇帝,咸丰把这份文件抄录多份,下发给讷尔经额、恩华、托明阿、善禄、西凌阿等各位清军将领,然后这帮人的幕僚再各种抄写,最终才留下了这份报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