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为什么昆虫纲那么多类群都有拟寄生习性”,这确实是昆虫的一大特点,其它动物类群里很难见到。
拟寄生本质上不是寄生,而是捕食,不过,这个话题下不太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昆虫类群发育中都经历拟寄生习性的阶段?为什么寄生蜂那么著名,却没人听说过什么寄生虾、寄生蛤蟆呢?
我认为,这可能得归结于,昆虫特殊的变态发育模式。
许多动物类群成长中都经历变态发育。虾蟹,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变态后能飞上天的动物只有昆虫。
而且,昆虫幼虫阶段比其它动物更加注重快速发育,更倾向于大量取食、积累营养。
这和拟寄生有什么关系呢?
昆虫的幼虫很容易就会演化为这样一种形态:没有眼睛没有腿,白白胖胖的蠕虫状。没办法,想尽可能高效地积累营养就是这样的。
这样的幼虫几乎没有自主觅食能力,更别提长距离移动了。
这种形态就比较适合当寄生虫。
或者说,如果都演化出了这种形态,那不搞寄生都很难活下去了。
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蜂类和蝇类的幼虫都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许多甲虫、鳞翅目幼虫等,也都有这个倾向。
只要昆虫在演化的过程中尝试过钻蛀植物组织或类似的生态位(主要是因为够安全),它们的幼虫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去感官和移动能力的不归路。一旦失去了眼睛和腿,就很难再重新演化回来。你会发现蝇蛆和蜂幼虫再也回不到祖先时的样子了。
这样的幼虫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那怎么办嘛,不就是搞寄生喽?
那为啥是拟寄生呢?
因为白白胖胖的蠕虫,只是这些昆虫的幼虫阶段。等一羽化,它们立马就会变成硬邦邦的、感官发达的、长有翅膀的、一点也不适合寄生生活的动物了
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
一是像捻翅虫雌虫一样,成虫保留幼虫的身体结构,不杀死寄主,和寄主同生共死。至于后代,随机撒出来,之后就靠它们自己努力了
二是不管寄主死活直接吃个饱。飞出去开始自由生活,自己决定产卵的时间和地点,可以长距离迁移,还可以准确地把后代产在最合适的位置。
那还用选么?肯定选第二种啊!
那要不要在发育过程中省着点吃、钻出寄主后给它包扎一下伤口、最好让它别死呢…?
虽然可以做,但感觉难度有点大,而且貌似也没啥必要,那些昆虫寄主本来就很容易死,也不差这次吧。
对于拟寄生昆虫来说,自己多吃点以增加后代数量是更可靠的策略。
当然了,如果寄主体格够大,薅点营养吃点肉也死不掉,那就变成真寄生喽,当狂蝇寄生在脊索动物的皮肤或消化道里时就是如此。只要成虫羽化前能够顺利离开体外就行。
对于无自理能力的幼虫,最后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由成虫筑巢、觅食,由成虫把这堆毫无自理能力的幼虫哺育长大。很费劲但是比拟寄生更稳定。
好,现在你知道泥蜂、蜜蜂、蚂蚁和胡蜂是怎么来的了。
关于共生:
共生和拟寄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昆虫纲里典型的共生例子还是有不少的,最著名的互利共生范例就是蚂蚁和蚜虫;当然还有蚂蚁和介壳虫、蚂蚁和角蝉、蚂蚁和灰蝶…
为啥都是蚂蚁?可能因为蚂蚁最不好惹,跟它们站在一块要比与它们为敌要明智些。
其它昆虫中也有共生的,只是那些现象都不出名。比如天牛咬开树皮,金龟、胡蜂和蛾子来吃流出来的树汁,也能算是一种偏利共生。
昆虫经常和植物共生、和真菌共生、和螨虫共生。自己人里还是竞争的多,其它动物类群里也是大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