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最初是一个象形字,画的是一个圆形的斧头。
金文中这个东西就是早期的「或」:
甲骨文里画得粗糙一点,没画斧柄底下的插座,但形状还是看得出来:
这种斧头长成这样,字形还是挺像的:
这个斧头慢慢写着写着脱落了,「或」就变成这个样子:
当然,为什么一定要把斧头脱落?方便书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缘故。
脱落的斧头这个圆形,其实单独成字,就是古文字里「圆形」的「圆」字。而在先秦,「圆」和「或」读音很接近,忽略掉一些细节来说,「圆(*ɢʷen)」就只比「或(*[ɢ]ʷrək)」多一个韵尾。所以这个明明是斧头,却又独立成字的「圆」字,同时也起到给「或」注音的作用。
但「或」很早就被假借走,用来表示 { 区域 } 的 { 域 } 。比如著名的「何尊」里写道:
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
「中或」一般读为「中国」。「何尊」是周朝初期的青铜器,所以这篇铭文常被认为是「中国」一词目前最早的出处。
但这个「中或」与今天所谓的「中国」意义则完全不同,它就是表示中心的区域。这篇铭文讲的是周武王到河南洛阳的事,河南洛阳在当时人心中约等于天下之中,「中或」就指代这一块地方。
甲骨卜辞及金文,包括传世文献中常有「四国」一词,也并非实指四个国家,而是表示四个区域,即「四方」,正是与「中国」相对的一个概念。
其儀不忒,正是四國。《鳲鳩》
四國有王,郇伯勞之。《下泉》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十月之交》
維彼四國,爰究爰度。《皇矣》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民劳》
不过可以发现,「何尊」中的「或」已经写成这样了:
在那个脱落的圆斧上下各多了一横,可以认为它已经有表意的成分在里面了,那两横即用来表示区域的边界。与此平行的,「畺(疆)」也是在两个「田」的外面画横线,用来表 { 疆界 } 。
所以这种「或」字可以认为就是 { 区域 } 的 { 域 } 的本字,还有一种更夸张的,画了四个短杠,表义成分就更明显了:
这种「或」字上面的短横慢慢和右边的斧柄连起来,变作了戈,就成了现在的「或」字字形,这也是文字演变上常见的现象:
这种「或」也是小篆「或」的直接来源,所以《说文解字》说「或」是「戈 + 囗 + 一」构成的,所谓「从囗从戈以守一」。「囗(wéi)」(注意不是「口(kǒu)」)表示国家,「一」表示土地,用「戈」来守卫之,即是国家,这显然已经是后期理据重构的结果。
金文中「或」也有在其外面加一个「囗」的写法,就变成了现在的「國」字。
「囗」在古文中常用来表达城邑,比如「邑」字上面就是「囗」(其实就是画个圈圈)。所以这个「國」相当于是在「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表义符号,可以看作是「或」的繁化,还是表 { 区域 } 。「国」在先秦文献中还表 { 地域、城邑 } 这类的意思,也都是从 { 区域 } 引申来的,和现代意义上的 { 国家 } 还完全没有关系。
现在意义上的 { 国家 } 一词,在当时用「邦」字表示。「邦」与「封」同源,指的是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的最高官则叫「相邦」。西周「国(或)」字前面多加方位,如周人称呼东方的成周为「东国洛」[1];而「邦」字前多加专称,如「殷邦」[2]、「周邦」[3]等,用法还是有严格的不同。
「邦」被「国」替代,那得是秦汉之际的事。一方面秦的统一造成了「邦」字用法的混乱,另一方面为了避刘邦的讳,文献中大量的「邦」都被改成「国」,比如「相邦」就变成了「相国」。「国」字才真正取代了「邦」,有了现在 { 国家 } 的含义。
晚期怎么由「國」变成「国」我就不懂了,我只是看大家对「或」的解释都不是太好所以来答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