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题主很善于思考,一般人是很难意识到为什么很多形声字今天的读音反而不接近这个问题的。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说明题主有这样一个正确的直觉:形声字的读音理应是相同或者相近的。而题主的这一直觉,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在造字时,共享同一声符的形声字的读音都是相近的。之前的两个回答,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在告诉题主这件事情。
请看:
購,構,上古音(先秦时期的汉语语音)*ko̠h
講,上古音 *kro̠ŋʔ
这里,三者的声符都是“冓”,“冓”的上古音是 *ko̠,所以不难看出“構”“構”的韵母和“篝”一样都是 o,“講”的韵母是 oŋ,ŋ是个后鼻音韵尾,上古汉语中的单元音和相对应的带后鼻音韵尾的形式关系很密切,在传统古音研究中,上古韵母是 oŋ的词用上古韵母是 o 的字来作声符,这样的现象叫做“阴阳对转”。当然题主可能看不太懂这段解释,只需要简单理解这些字先秦的语音形式确实接近的事实即可。
“梅”上古音 *mə̠
“海”*m̥ə̠ʔ
“诲”*m̥ə̠h
“侮”*moʔ
可以看出这几个字的语音形式也是接近的,不过“海”和“诲”的声母都是 m̥,这是一个清鼻音声母,在今天的普通话和大多数汉语方言中都不存在这样的声母了,这个声母到了东汉以后演变为 h。“侮”的声母直到隋唐时期还是 m,今天的很多方言,比如粤语中,“侮”的声母仍然是 m。只不过在后来发生了一个叫做“轻唇化”的音变,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本来声母是 b,p 的字的声母在后接特定的韵母的情况下,其声母变成了 f(例如:番 - 潘),本来声母是 m 的字则变成了 w。
那么,相信题主就有很多问题了:造成本来相近的读音变成今天的模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又是怎么知道它们原本的形式的?这里的音标要怎么读、或者通过什么形式进行学习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向题主介绍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学问——汉语音韵学。语音总是在不断演变的,中国古人就意识到“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
因此从古代开始,就有人探究古音的奥妙了,清代的时候,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就已经相当发展了,从明末开始,学者们就通过归纳诗经等先秦韵文的用韵来整理出先秦古音的韵母系统,其中代表如顾炎武、江永、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直到近代的章太炎,这个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分出的古韵系统也逐渐完善。而且,清代的时候,段玉裁就意识到了形声字和古音之间存在的系统联系,开始利用形声字研究汉语的古音了。到近代以后,西方历史语言学的工具传入中国,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成了第一个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构拟汉语中古音和上古音的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汉语音韵学的研究现代化了。从那时候开始,音韵学的研究者们开始使用国际音标(IPA)标写构拟出来的古汉语语音——就是现在我这个回答里能看到的音标。在高本汉之后,古音的研究又进一步推进,王力、李方桂、董同龢、陆志韦、周法高、郑张尚芳等中国学者都做出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不朽贡献。
要学习、了解音韵学,了解古音是怎么构拟的,不妨看看我之前的几个回答:
这个回答主要针对中古音:
百越闲人: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很多词古时的读音?
这个回答则针对上古音:
百越闲人:上古音和中古音拟出来的读音有什么依据 ?
最后是总结如何学习:
百越闲人:如何通过考研深入学习古代音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