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答到点子上的呀。
其实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研究发现,智商越高的人,进行认知任务时大脑皮层的能量代谢率反而越低,也就是说,聪明人思考问题时消耗的能量更少[1]。
有人据此提出假设,聪明人之所以能比咱们更专注更持久,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即所谓的“神经效率假说 (neural efficiency hypothesis)”。
这一猜测在 2018 年得到了证实,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 Erhan Genc 教授团队发现,聪明人的大脑神经元互相连接更加高效简洁[2]。
也就是说,越是聪明人的人,大脑工作效率越高,处理同一件任务的耗能越低,因此更不容易触发大脑的负反馈机制(感到疲惫),因此可以支持更高的工作记忆,更多线程的任务,更长久的专注力。
这个现象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我们通常会觉得,聪明人脑子里的乱七八糟的神经连接应该会更多才对,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容易一看题干就想出好几种解法?
但关于这点,我们其实可以参考 3 岁左右的幼儿的脑子,其突触连接是远远多于成年人的,但是随着学习和年龄增长,这些突触连接会被不断“修剪”,反而会减少,这是在为了提高我们思考的效率,大脑在做“减法”,去除无用的连接。
通俗来说,你和聪明人运行同一款 app, 你占了 90%的内存,人家只用了 40%的内存,你已经拼尽全力了,他甚至还有余力开个游戏撩个妹,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 正文完结,下面是鸡汤 ******
那是不是说聪明人是天生的,我们无能为力呢?其实倒也并不是完全的“先天决定论”。
随着我们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不断看书、学习,我们的大脑关于这方面的突触可塑性就会增强,在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的大脑相关区域会像聪明人的大脑一样[3]。
经验丰富的伦敦出租车司机被发现后海马体中的灰质量更大(海马是空间导航的重要脑区,其中后海马 posterior hippocampus 比前侧更多参与空间导航的编码)。
专业打字员的大脑中与编码运动任务(例如运动皮层,前额叶皮层和小脑)的相关的大脑区域灰质体积增加。
小提琴家和其他弦乐演奏者的大脑的初级感知运动皮层中,代表左手的区域更大。
所以说,学习是有用的,天才也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