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20160709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首先,感谢题主提供了这样一个富于启发性的话题!
其次,因为内容的丰富性与专业性,使得这个答题具有了一个概述 / 纲要的框架。
熟悉我的知乎友都知道,
我的好些答题都是这种纲要式的框架结构,更丰富的细节有待在专栏中慢慢补充。
关于生物电与电器官
起源,
如何由一种侦测 / 定位系统发展成一种捕食 / 防卫系统
在目前最新一节中,有补充
第一节:不能。普通骨骼化石的推断
第二节:能。皮肤印痕化石的推断
第三节:干货 - 电鳐。一个现成的水生放电生物的化石,及其科学推断
第四节:对电鳗活体的研究——论电鳗化石鉴定的困难之处
第五节:来自专业人士——从演化论角度谈发电动物之电器官的演变
第一节:不能。普通骨骼化石的推断
能否推测出放电,取决于你所获得的是何种类型印痕的化石。
假如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骨骼化石,如,
放电的软组织随同肌肉等都已统统消失,单纯的骨骸如上图,
除非真有个电源插头在尾巴上,否则无法判断
哪怕解剖学上极度相似,也只能归于相似种或疑似种。
第二节:能。皮肤印痕化石的推断
第二种情况:
假如在某种极其罕见的情况下,你获得的是外在形体的印刻化石,即活体的皮肤 / 鳞片(鳗类无)印记。
从其头腹部特殊构造,可以推断出带电器官的存在。
比如
第三节:干货。一个现成的水生放电生物的化石,及其科学推断
那么干货来了
这个史前的板腮类动物被鉴定为电鳐。
这个动物有明显的电板柱,呈六角形。
当然比起电鳗,电鳐的结构更特殊,也相对更易辩论。
更具体的【图示】
第四节:对电鳗活体的研究——论电鳗化石鉴定的困难之处
先看看电鳗的活体——
电鳗与电鳐不一样。
首先,其器官几乎都集中在身体前五分之一,而发电器官的功能运作,并非是透过头部那些明显的凹陷点而完成的,那只是电感官,而是后腹部骨肉层的发电板构造。
图例——
上图足可以说明,以化石来鉴定电鳗,具有相当的解剖学上的难度。
第五节:来自专业人士——从演化论角度谈发电动物之电器官的演变
想更多了解发电动物,无论着想于功能,抑或结构,必须从演化论角度入手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开创性的论文如下——
《论鱼类电器官的功能及演化》
Lissmann HW (1958) On th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electric organs in fish. J Exp
Biol 35: 156–191.
这个开创性论文的摘要在如下链接——
http://jeb.biologists.org/content/35/1/156.abstract?ijkey=d160de4ab836129dc7f03ac13f1b47ad1e669f08&keytype2=tf_ipsecsha&cited-by=yes&legid=jexbio;35/1/156
再比如更近期的论文
Electric Imaging through Evolution, a Modeling Study of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有时间,或者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再补充发电动物の发电器官の比较解剖学的分析与图示。
再更多的内容,
可参看我以前回答过的关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相关答题。
各位有什么动物学的话题,也可以直接邀请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