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属于适合明朝官场的人里最能干事的,能干事的人里最适合明朝官场的。
所以孙承宗的下场比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这些其他实干派好的多。当然最后也是死于非命,不过这个更多是意外,并不像那几位一样直接被皇帝搞死或者逼上绝路。
而且死后名声也非常好,明朝方面给抚恤,清朝也给高度评价——当年明月对其推崇,主要就是依据明史,而明史也代表了清朝官方看法。
看起来很完美吧。
问题恰恰就在“适合明朝官场”这里了。
明朝后期的问题是整个体制问题,并不是一个皇帝贤明与否的问题。整个明朝朝廷自始至终都没法对敌人和自己合理评估,进而没法制定相对正确合理的政策。可以说从萨尔浒一直到明亡,对清始终处在一种不知己也不知彼的状态。而且更麻烦的是,明朝的中枢机构有着很高话语权,却没有人有一线操作经验,所以拍脑子做决定的情况非常普遍。崇祯个人能力确实不强,但是处在这种环境中,想弄清楚事情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皇太极形容明朝是“主暗臣蔽”,是非常贴切了。
但是,这里的“主暗臣蔽”,并不是说昏君奸臣真的都完全没有责任感,只知道自己享乐导致的,而是明朝整个制度出问题了。他的中枢选拔体制、言官体制、前线制衡体制都有严重问题,进而又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对决策者影响太小、大家说话不敢显得保守等问题。这些问题中,明朝君臣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但似乎又不是谁能改变的。
所以孙承宗在适应明朝官场时候,自然也不得不沾染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线操作能力不足,做事犹犹豫豫,更不愿意担责。
孙承宗做事往往是有个大概想法,但没有落地方案。当然孙承宗有一定容人之量和用人之能,所以在下级如果是实干猛人情况下,效果会好;下属如果实干但没那么多话语权时候,就可能出问题;如果必须自己完全操作时候,就会坏事。
仔细分析孙承宗的几个重要事情:
1.与王在晋争论时候,他能看出单靠山海关无用,但是往前恢复到哪里,孙本人一直没有明确意见,后面的修宁远纯粹是袁崇焕推着干的,偷锦州更是孙离职后的事。
所以袁崇焕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和宁远、宁锦两战,在关宁军积累了足够威望;而作为官位更高的孙承宗却并没有这种威信。后来己巳之变袁崇焕下狱、关宁军哗变的时候,孙承宗作为负责人却无法阻止,最后还得袁崇焕的信才好用。这就是没有一线操作的领导很难得到足够威望的道理。
2.四城之战反击时候,孙承宗作为总负责人,此时后金主力已经撤离,关内统帅阿敏又是个完全没头脑的人,明军集合了后金十倍兵力,本应大展拳脚。但是孙此时却不合时宜的老成持重,不敢直接来个围歼,而是采用赶鸭子战术,让阿敏有充裕时间屠城并带着搜刮的财宝和人口安全撤离出关。所谓遵永大捷,实际上也就涞州城外歼敌几百。
3.大凌河修城时候,他既不能有邱禾嘉的眼光,从而反对修大凌河;但又不能早早谋划,令行禁止,从一开始就不让修大凌河。结果就这么犹豫期间,导致祖大寿精锐在缺粮状态下被困大凌河。
4.救援大凌河的长山之战,在邱禾嘉失去话语权、祖大寿被围困情况下,孙承宗终于(被迫)得到完完全全的指挥权,结果由其直接布置的长山之战,被后金血虐,吴襄溃逃,宋伟全军覆没,别说救大凌河了,连锦州都危险了。而在操作这么烂情况下,孙承宗本人则退回宁远,连邱禾嘉那种坚守锦州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看看一系列事例,就知道孙承宗的问题所在了。
客观说,孙承宗有很多优点,有大概战略,能给袁崇焕舞台,能包容祖大寿跋扈,整体来说能认识到手下哪些人有能力,给他们一定平台。
如果孙承宗就真的能完全放权,只做袁崇焕、祖大寿、邱禾嘉等人保护伞,其实才是其最完美定位。
但是他不敢也不愿这么做。不敢是因为在明末的官场生态环境下,这些能做事的人都显得太彪了,如果完全由着他们,肯定会闯祸,自己也会陷进去;不愿是作为同是中枢一员的孙老师,同样无法完全避免拍脑子做决定的问题。
所以他会出现战略模糊、犹豫不决、不敢太放权、不敢担责等一系列毛病。
这实际上也是身处明末官场不可避免的问题及自保方式。
但是,这样一位自己基本没责任的领导,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崇祯上位后没有第一时间让其负责辽东,是因为袁崇焕取得宁远、宁锦大捷时候,孙承宗已经辞官了,没有参与;袁崇焕下狱后,崇祯确实给孙承宗委以重任,但如果四城之战还勉强能算胜利的话,之后在大凌河、长山两战,则完全体现其一线操作的巨大问题。所以之后能允许其辞官,对崇祯这种脾气的人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只能说,孙承宗身上,基本可以折射出明朝后期官僚体制的巨大问题。明清双方对人才选拔、使用的方式不同,也是其命运走向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