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的重生“其实是个起源自中东的基督教寓言故事,结果在上世纪末被改头换面,成了“励志故事”。
“鹰的重生“最早见于《圣经·诗篇 103》:
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
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这据说是大卫王晚年创作的诗歌,赞美耶和华恩惠慈爱,但是没有具体解释“鹰”是如何“返老还童“的。
《博物学者》(Physiologus)是一本 2 世纪左右,由亚历山大港的不知名作者创作的希腊文说教文本。在这本书里,作者每描述一种动物后,会讲一件有关动物的轶事传说,由此衍生出动物的道德和其象征的品质。
其中,《博物学者》是如此描述“鹰”的:
当鹰变老时,它的眼睛会变得虚弱,它的翅膀会变得沉重。为了使得自己重生,老鹰找到了泉水,然后飞上了太阳的大气层,在那里它的旧翅膀和昏暗的眼睛会被烧掉。鹰跌落入水中,浸洗三次后,恢复青春——当我们的属灵衣裳和视力因罪而变得陈旧时,我们必须飞向“公义的太阳”(基督),让罪孽被烧净;洗礼使我们的精神活力焕然一新。
而到了公元 4 世纪,基督教主教——萨拉米斯的埃皮法尼乌斯,在创作驳斥异端的著作《帕那里昂》(Panarion)时,在引用《博物学者》的基础上,如此扩写道:
鹰是百鸟之王,可以活得很久,最多可达 100 年。当鹰年老时,它的眼睛会变得浑浊,无法看清东西,它的喙会变得又长又弯,以至于无法进食。因此,鹰会飞到高空,然后俯冲撞到悬崖上,将喙折断。接着,鹰会在冷水中沐浴,并凝视太阳,它眼中的浑浊便会消散。
很明显,现在流传的《鹰的重生》中,那个莫名其妙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肯定是直接源自于埃皮法尼乌斯版本的基督教寓言故事。
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远渡重洋来到明朝后,曾经在 1623 年根据庞迪我和熊三拔所著的底本,编译了地理学书籍《职方外纪》,其中第三卷《利未亚总说》中有如此记载:
有鸟名“亚既剌”,乃百鸟之王也。羽毛黄黑色,高二三尺,首有冠,钩喙如鹰隼,飞极高,巢于峻山石穴内,生子则令视日,目不瞬者乃留之。寿最长久,老者脱去羽毛,复生新羽,与雏不异。性鸷猛,能攫羊鹿百鸟食之,肉经宿则不食矣,有冒险者寻得其巢,取其馀肉,可供终岁。有毒蛇能害其子,则知先寻一种石置巢边,蛇毒遂解。其性有知觉,受人德亦必报焉。西国大王恒用此鸟像为号。
“亚既剌”便是拉丁文中的“Aquila“,也就是“鹰”的意思。
作为新时代的传教士,无论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是否相信日心说,总之,他们都知道太阳和地球距离之远,远远超过上千个地球半径——太阳可不是老鹰高飞便能靠近的。显然,《博物学者》里想当然的寓言,早就已经过时了。
《职方外纪》的记载应该是源于埃皮法尼乌斯版本的动物寓言故事。不过,“折断鸟喙、盯着太阳看,以获得重生”确实有点扯,所以传教士们也就没有编译——否则,早在 400 年前,明朝先民就会品鉴到这个远古版本的心灵老鹰汤了……
不过,作为文学题材,“鹰的重生”还是时不时会被提及,比如说从 16 世纪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的史诗《仙后》,到 19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旧衣新裁》(Sartor Resartus),等等,都曾经以引用过“鹰在岩石上折断鸟喙”的意象。
至于现在我们看到的拔掉爪子和羽毛,不吃不喝五个月的《鹰的重生》版本的作者,很明显是熟知基督教寓言故事,加之这个故事往往和成功学案例有关系,因此作者很可能是个嘴上没有把门的“励志演讲人”:
你认为最不适合出现在语文书上的课文是哪篇?
尽管目前我尚未查清故事起源,但可以确定,早在 1998 年 6 月,江子君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思维革命》一书中就已经有了中文版本:
从“鹰的寿命可达 70 年”这一说法来看,这个故事确实是 90 年代的作品。
因为上世纪 80 年代,“吉尼斯世界纪录”否定鹦鹉,确定“安第斯神鹫”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
世界记录组织判定的依据是,莫斯科动物园饲养的一只安第斯神鹫,在 1964 年去世时至少活了 72 岁;巴黎动物园饲养的一只安第斯神鹫,在 1973 年去世时至少活了 71 岁。[1]
“安第斯神鹫”是鹰形目的动物,英语中也常常被误简称为“eagle”,因此《鹰的重生》的作者很明显耍了个心眼,把大部分活不到 40 岁的老鹰和“安第斯神鹫”混作一谈。
然后由于“安第斯神鹫”一脸囧样,形象太差,因此,文章或者视频的配图,往往都是白头海雕或者是金雕之类代打:
但是这两种动物一般寿命也就只有 20 多岁,最长寿记录分别只有 38 岁和 46 岁——确实在 40 岁的时候,这些老鹰大限到了,必需轮回重生,才能再活 30 年,然后再轮回重生……